由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主办,网投比较靠谱的大平台(中国)有限公司承办的"后现代进程中的美国文学"专题研讨会于6月17日至20日在公司召开。来自海内外80多所高校、新闻出版单位和媒体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吴元迈、张爱平、陆建德和虞建华分别做了题为《也谈詹明信的后现代主义》、《寻求新的"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后美国小说中的形式、问题和趋向》、《后现代的泡沫:多元的美国当代小说创作》和《当代美国文学两条平行发展路线》的主题发言。吴元迈从分析后现代主义的三大特点:最时髦、最富争议性和最没确定性入手,指出后现代主义的这些术语在本质问题上都有很大的争议,并对詹明信的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建构提出质疑。张爱平介绍了美国后现代小说创作和研究的现状,对于后现代主义研究在美国归于平静之际却在中国掀起研究的热潮这一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陆建德指出面对后现代主义,我们要冷静思考,文学研究不应该变成概念的研究,我们要多读作品。虞建华教授在深入研究和细致调查的基础上,得出了后现代主义仍然活跃,现实主义形成了另一种(对抗的)气候,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两种潮流将平行发展的结论。四位专家的精彩发言,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强烈反响。
有多位学者在大会上作了重点发言。聂珍钊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了莫里森的小说《宠儿》,指出黑人伦理观的双重性,一方面是黑人到美国后形成的伦理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则是黑人在非洲形成的集体无意识。韩敏中教授将麦尔维尔的《贝尼托•塞莱诺》与其原型德拉诺的《航海记》进行比较,说明麦尔维尔依照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的传记对原型进行改造时,起义的黑人形象发生了曲变,并对文本中一味政治化气氛中的"过度阐释"现象提出了批评。张冲通过对美国华裔文学的总体研究,提出了在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几个问题:如何界定美国华裔文学;对美国华裔文学的批评是否有意无意的将自己边缘化;以及美国华裔文学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朝着正统美国文学方向发展。程锡麟以大量翔实的资料为基础,从传统领域和经典作家研究的复兴,种族、阶级和性属问题成为美国文学研究关注的焦点,重建美国文学史的成果,以及走向复数的美国文学研究等四个方面阐述了1985—2005年这一时期美国文学研究的状况和动向。毛信德教授认为美国后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小说与欧洲的后现代主义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同时,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又植根于美国文学传统。因此,美国的后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小说既是西方后现代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美国式文学在20世纪后期的产物。姚乃强首先从有人质疑的"到底存不存在后现代主义"这一问题入手,阐述了该如何界定后现代主义以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别,证明了后现代主义不是子虚乌有,并指出了我们认识后现代主义的意义。
在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分别就"现代主义与后现代文化"," 美国文学:传统与当代"," 后现代主义小说"," 女性主义与性别批评"," 经典重释"," 族裔文学"等专题进行了十场交流。交流气氛轻松活跃,代表们的发言富有新意。有学者就饱受争议的美国同性恋文学的发展历程作了介绍,并指出"我们可以不赞同同性恋文学,但我们不可以不认识";在对具体作品的解读中,除了经典作品以外,也涉及到了最新的作品,如丹·布朗的小说;有多位学者对尽年来颇受关注的美国族裔文学作品作了新解读;也有学者从女性主义和身体政治的视角对一些作品作了探讨;也有学者分析了美国戏剧中的后现代现象。
为期两天的会议充满了交流与切磋的气氛,与会代表们反响强烈。可以说这次"后现代进程中的美国文学"专题研讨会是对国内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的阶段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