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话语•文化•社会”湖畔沙龙第3期

创建时间:  2019-06-06  朱一佳    浏览次数:


主讲人(一):王歌(15级本科生)

题目:暴力和战争——《亚瑟王之死》和《永不熄灭的蜡烛》主题比较研究

主讲人(二):徐杨(18级硕士生)

题目:巴基斯坦媒体对中国贫困治理的话语表征(2013-2018)

主讲人(三):汪晶晶(17级硕士生)

题目:试论毛姆《面纱》中“面纱”的三重意义

主讲人(四:刘敏杰(18级博士生)

题目: 《易经》英译中人称代词显化与译本形象构建

每人发言时间为15分钟。

时间:2019年6月21日(周五)13:00-15:00

地点:宝山校区C512会议室

主办:网投比较靠谱的大平台(中国)有限公司

主讲人(一)王歌:暴力和战争——《亚瑟王之死》和《永不熄灭的蜡烛》主题比较研究

摘要:通过比较《亚瑟王之死》和《永不熄灭的蜡烛》,本文主要分析了两部作品对于暴力与战争的必要性以及消弭办法的不同看法。前者认为使用暴力复仇以及通过战争维持统治是必需的,因此并未提倡抑制暴力。然而在后者中,作者更多考虑暴力与战争带来的破坏,不断尝试通过制度、宗教、法律等途径限制暴力。与此同时,本文从社会形态,政治制度以及文化层面尝试分析此种态度差异背后的原因。

主讲人(二)汪晶晶:试论毛姆《面纱》中“面纱”的三重意义

摘要:作为20世纪著名的作家之一,毛姆以其细腻的笔法,冷静睿智的视角以及独到的切入点赢得了众人的青睐。 而《面纱》作为毛姆最为争议性的小说,有人认为其为低配版的《包法利夫人》,也有人认为它描绘了一个在男权社会中不断找寻自我,最终成长的女性故事。但不置与否,毛姆对主人公细节的描写,以及对于其内心活动的剖析,彰显了作者对于生活思考的深度。《面纱》讲述了吉蒂,一个无知、愚昧、肤浅的女性在经历一连串的世事沉浮以后终于成为一位为自己而活的独立女性的觉醒故事。本文将从是爱情、亲情及友情三个方面来论述主人公是如何逐渐揭开生活的面纱从而领悟生活的本质,以期给读者一些启示。

主讲人(三)徐杨:巴基斯坦媒体对中国贫困治理的话语表征(2013-2018)

摘要:巴基斯坦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仍位于贫困线以下,扶贫是政府工作的重要议题,中国的扶贫经验对巴基斯坦乃至全球发展中国家均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以此为背景,运用Factiva新闻数据库及Wordsmith Tool语料分析工具,以高频实词及其搭配为切入点,考察巴基斯坦三大英语主流媒体The News International, Dawn和Pakistan Today在2013-2018年间对中国贫困治理的报道,通过语料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探究其对中国扶贫治理的态度和观点,并进一步解释这种话语表征差异的深层次动因。

主讲人(四)刘敏杰:记忆中的成长与成长中的记忆:解析莫里森《爱》

摘要:莫里森在《爱》里描写了黑人社区里的黑人问题,显现了作者对记忆和成长关系问题的重点关照。她用创作来传承记忆,以碎片化书写的方式拼接出非裔美国社区的个体记忆、家庭记忆和群体记忆,探究了记忆与成长、记忆与历史的内在关联。记忆能够毁灭未来,同时也能成就未来。正确对待记忆中的创伤有助于更好地面对现实。通过对一个不起眼的非裔美国社区的兴衰进行记忆再现,莫里森旨在激发人们对于自我构建,个体成长和身份认同问题的普遍思考。





上一条:<6月27日>“语言文化与世界文明”系列(四十一)学术研究的路径与论文写作

下一条:<6月6日>“语言文化与世界文明”系列(三十六)大学英语改革的系统设计与实践